台灣電動車充電業者進軍日本!SHUUSTAR 目標 2025 東京快充市場
作者:管理員
2025-02-14 ‧ 65次閱讀
台灣電動車充電業者進軍日本!SHUUSTAR 目標 2025 東京快充市場

台灣充電業者 SHUUSTAR 進軍日本,計畫於 2025 年在東京建立 5 座快充站,搶佔日本電動車市場先機。SHUUSTAR 將導入 CHAdeMO 快充技術,並透過高速公路周邊選址、智慧充電管理與數位化應用提升用戶體驗。此外,公司成立日本子公司,運用 AI 電力管理技術,提高充電站營運效率。面對品牌認知度低、當地競爭激烈等挑戰,SHUUSTAR 需強化市場行銷與當地合作,若成功落地,將成為台灣充電技術國際化的重要案例。

台灣電動車充電業者進軍日本!SHUUSTAR 目標 2025 東京快充市場

目錄

  1. 引言

  2. 台灣充電業者進軍日本的背景

  3. SHUUSTAR 品牌定位與策略

  4. 日本市場布局與充電站選址

  5. 智慧充電服務與數位化應用

  6. 日本子公司與電力 AI 解決方案

  7. 觀點與建議

  8. 結論


🌍 引言

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蓬勃發展,台灣充電業者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。泓德能源旗下的充電營運商星舟快充,以全新品牌 SHUUSTAR 進軍日本,計畫於 2025 年第三季 完成 5 座充電站的建設。這一舉措標誌著台灣充電技術正式進入日本市場,並且將在 日本智慧能源週 展示最新技術。

👩‍🌾 台灣充電業者進軍日本的背景

台灣擁有成熟的電動車充電技術,在本地市場累積了豐富經驗。隨著日本政府積極推動 碳中和目標,當地電動車市場成長迅速,對高效充電基礎設施的需求日益增加。

指標台灣日本
電動車市場滲透率3%1%
快充站數量1,500 座8,000 座
主要快充標準CCS、CHAdeMOCHAdeMO
政府補助高額補助

日本的電動車市場仍處於成長階段,雖然快充站數量多,但分布不均,因此 SHUUSTAR 以東京為切入點,搶佔市場先機。

🌐 SHUUSTAR 品牌定位與策略

SHUUSTAR 將星舟快充在台灣累積的 充電技術與營運經驗 帶入日本市場,並聚焦於以下策略:

  • 高效充電技術:導入 CHAdeMO 快充站,確保兼容日本主流電動車型。

  • 精準選址:鎖定 高速公路交流道 5 分鐘內可達區域,提升便利性。

  • 數位化應用:推出專屬 APP 與 LINE 官方帳號,提供即時資訊與支付服務。

🛠️ 日本市場布局與充電站選址

SHUUSTAR 的首批 5 座充電站將選址於 關東地區,並且重點考量以下因素:

  • 高速公路周邊停車場

  • 都市核心商圈

  • 電力基礎設施穩定性

  • 符合日本政府補助標準的區域

這樣的策略能夠有效吸引日本電動車車主,並迅速建立品牌知名度。

📱 智慧充電服務與數位化應用

SHUUSTAR 不僅提供充電站,還搭載 智慧充電管理系統,提升用戶體驗。

主要數位化應用

  • LINE 官方帳號

    • 即時查詢充電站狀態

    • 提供充電優惠與通知

  • 專屬充電 APP

    • 手機啟動充電

    • 線上支付功能

    • AI 選址與站點推薦

這些數位化服務不僅提升便利性,也有助於增加用戶黏著度。

👨‍💻 日本子公司與電力 AI 解決方案

為了加速在日本市場的拓展,泓德能源成立 電力 AI 解決方案處,並邀請 岡本和也 擔任部長。他具備超過 15 年日本能源產業經驗,曾促成日本與歐洲 VPP 企業的合資合作。

電力 AI 方案核心

  • 虛擬電廠(VPP)聚合技術

  • SaaS 能源管理系統

  • 電力交易與數據分析

透過這些技術,SHUUSTAR 能夠進一步強化電動車充電站的營運效率,並與日本當地電力公司合作,創造更大的市場價值。

🔍 觀點與建議

SHUUSTAR 進軍日本市場的挑戰與機會分析

挑戰

  1. 品牌認知度低:需要強力市場行銷策略。

  2. 日本當地競爭激烈:必須與當地業者建立合作關係。

  3. 法規與標準適應:需符合日本政府的充電站建置規範。

機會

  1. 日本政府補助推動,有助於降低投資成本。

  2. 智慧充電與 AI 數據應用,有望提高營運效率。

  3. 與日本車廠合作機會,擴大市場影響力。

SHUUSTAR 若能善用數位化應用與市場行銷,將能迅速建立競爭優勢。

🏆 結論

SHUUSTAR 進軍日本市場,是台灣充電業者邁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。透過 高效快充技術、精準選址、智慧充電管理與 AI 能源解決方案,SHUUSTAR 有機會在日本市場站穩腳步。

然而,未來仍需克服市場挑戰,並積極拓展合作夥伴,才能真正打開日本市場的大門。若能成功落地,SHUUSTAR 將成為台灣充電技術出海的成功典範,帶動更多台灣企業進軍海外新能源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