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聯茂科技位於泰國的CCL(銅箔基板)新廠將於今年上半年正式投入量產,並宣布每股配息1.8元,預定於7月3日除息。本篇文章深入解析聯茂泰國廠的戰略地位、產能規劃、市場影響以及對股價與股東報酬的潛在影響,全面評估其對台灣與東南亞PCB產業鏈的意義。
聯茂泰國廠上半年量產啟動,7/3除息1.8元你該知道的五件事
引言
隨著全球電子產業重心轉向東南亞,聯茂科技(6213)積極布局泰國市場,其新建的CCL廠將於今年上半年投入量產,不僅有助於擴大全球供應鏈彈性,也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在高階PCB材料市場的競爭力。配合穩健的財務政策,聯茂同時宣布配發每股現金股利1.8元,預計於7月3日除息,為投資人帶來雙重利多。
目錄
1. 聯茂科技概況與泰國布局背景
聯茂科技是台灣知名的CCL(Copper Clad Laminate)製造商,其產品廣泛應用於高頻高速通訊、車用電子與工業設備領域。面對中國製造成本提升與地緣政治風險升高,聯茂於近年大舉投資泰國,選擇曼谷附近工業區設立新廠,作為拓展東協市場與分散生產風險的關鍵據點。
2. 泰國廠量產對供應鏈的影響
聯茂泰國廠的投入營運,代表著亞洲CCL產業的區域供應鏈版圖正在重組。該廠不僅可服務南向的客戶,更能補強對全球EMS大廠(如富士康、和碩)在東南亞設廠的供應需求。此舉預計將縮短交貨期、提高產能靈活性,並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。
3. 財務體質與配息政策解析
2024年聯茂在營運與成本控制上表現亮眼,2025年初即宣布配發每股1.8元現金股利,殖利率約為5%。配息穩定代表企業對未來現金流具有信心,也符合長期投資者偏好。這種穩健的財務策略,有助於吸引法人持續加碼。
4. 表格分析:聯茂泰國廠五大亮點
項目 | 分析內容 |
---|---|
地點 | 泰國曼谷郊區工業區,交通便利、基礎建設完整 |
投資金額 | 首期約新台幣30億元 |
年產能 | 初期預估達600萬張CCL,未來具擴建彈性 |
生產技術 | 導入高頻高速材料技術,主打5G與車用電子應用 |
戰略角色 | 取代中國廠為主力外銷基地,分散地緣政治風險,支援東協在地供應鏈 |
5. 投資市場反應與股價趨勢觀察
聯茂泰國廠量產消息釋出後,市場反應積極,法人預期將顯著貢獻2025年營收與毛利率。結合穩定配息與成長前景,股價已從年初的85元攀升至目前接近100元,成交量也同步放大,顯示市場對聯茂轉型升級具高度認同。
6. 東南亞產業佈局對台商的啟示
聯茂的策略展示了如何透過產能分散與市場多元化,強化企業韌性。其他台商如欣興、健鼎、台光電等也陸續布局越南、泰國,形成「東協製造圈」趨勢,這不僅有助於控管風險,也能搭上全球去中化的供應鏈轉移浪潮。
7. 觀點與建議
投資觀點: 聯茂具備雙引擎驅動(東協產能+配息政策),適合中長期投資者佈局。
產業觀點: 泰國廠啟用代表台灣CCL產業開始邁向區域生產多元化,其他中小型PCB原料廠可參考此模式。
政策建議: 政府應強化新南向政策支援,協助更多企業落地東協,打造完整的電子製造供應鏈。
8. 結論
聯茂泰國廠的量產啟動,不只是企業本身的產能擴張,更象徵著台灣CCL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策略調整的重要一步。配息1.8元不僅為股東創造價值,也顯示其穩健財務與成長動能兼具。隨著東協製造優勢浮現,聯茂的跨國布局可望成為未來產業升級的標竿。